0745-56990262
19456146660
,2016年第一季度,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形势依旧不容乐观,呈现量涨额跌到的局面,给利润本就早已厚如纸片的平板电视行业弥漫了一层阴影。整个行业急需一剂强心针,而作为新型表明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OLED技术,沦为了彩电厂商提升利润的最重要砝码。 OLED电视仍处市场普及初级阶段 小尺寸OLED产品已在智能手机、智能手表等小屏设备中被普遍用于,但大尺寸OLED的运用仍正处于市场普及的初级阶段。
随着近年来良品率的下降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,OLED电视在零售终端的销量于是以急剧上升,根据捷孚凯(GfK中国)全国零售市场监测数据表明,2015年OLED电视销量大约2万台,同比快速增长379%,平均值零售价格也由2014年的41423元,下降至2015年的18709元。 整机品牌方面,除LG电子外,以创维、长虹、康佳、海尔为代表的国内品牌也于是以加快转入这一市场。
截至今年6月份,零售市场上在购的OLED电视型号约23个,其中仅有2016年就追加了9个新型号。 然而,生产能力的局限、价格因素以及消费者理解概念的模糊不清仍旧是目前大尺寸OLED加快普及的仅次于障碍。一方面,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仍旧以LGD一家供应居多,2016全球生产能力约在100万片左右,与整个液晶面板的生产能力差距太远,也正因如此,无法大规模供应给下游的颇受欢迎整机厂商。
另一方面,偏高的价格,也使许多消费者对OLED电视望而却步。以大尺寸电视中最主流的55英寸为事例,截至2016年4月份,LCD电视在该尺寸段的零售均价大约为4700元,而OLED电视的零售均价则低于14000元。 除去价格因素,市场上彩电新技术层出不穷,也对OLED电视发展构成了冲击。
未来三年是生产能力爬坡期 未来三年间,国内还不会有多条8.5代线以上的面板生产线陆续投产,在平板电视平均值尺寸大大变小的同时,液晶面板生产能力供过于求的压力也将渐渐显出。以京东方、华星光电为代表的国内面板厂大力加快布局,在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的同时,也使整个面板行业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。对于优先考虑到利润率的国外面板厂而言,利用自身原本的研发优势,转投具备更加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技术以谋求差异化竞争,毫无疑问是防止收益减少的最佳策略。 在电视机面板方面,虽然三星一直专心于量子点的研发前进,但在手机产品上对OLED的应用于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对OLED技术和性能的接纳。
中小尺寸OLED面板在便携设备上的应用于,毫无疑问有助提升OLED技术在消费市场的认知度,同时也成会为大尺寸OLED产品关上市场大门的最重要契机。 作为大尺寸OLED面板目前为止唯一的供应商,LGD正在马不停蹄地扩展面板生产能力,韩国坡州正在修建的全球仅次于OLED工厂(P10)预计最先将于2017年年底竣工。与此同时,国内面板厂也在加快第一时间的步伐。
京东方早已宣告在2016年下半年起尝试量产大尺寸OLED面板,TCL也与在OLED研发方面经验累积非常丰富的默克达成协议了合作,联合前进大尺寸印刷OLED的发展。 2016年至2018年将是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能力的爬坡期。预计2016年中国市场OLED电视零售量未来将会超过10万台,同比快速增长400%;2017年OLED电视将之后保持快速增长,规模将超过23万台上下;2018年随着LGD新的生产能力的投产,OLED电视渗透率将未来将会超过1%,零售总量超过40至50万台左右,在10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
预示着更加多产业玩家的转入,LGD在大尺寸OLED面板产业的独占地位将在未来几年内被超越。与此同时,随着良品率的大大提升和生产成本的上升,上游面板资源也将更进一步非常丰富,随之而来的价格下降也不会使大尺寸OLED面板的发展转入加快期。
本文来源:开云体育入口-www.zbzwyaolu.com